光澤度計從類型上來說,分為兩種,包括:標準光澤度計和工作光澤度計,每種都會配有2-3塊光澤度板。本文簡單介紹了光澤度計中光澤度板的檢定規程。
1. 外觀
通過目視觀察,按如下要求進行檢查:
· 光澤度板應有編號,并配有包裝保護盒。保護盒上應有制造廠名或廠標。
· 光澤度板的工作表面不應有影響光澤度測量的缺陷,側面應有測量定位標記。
使用吹球清潔表面。如表面有污痕,用清潔液及擦鏡紙輕輕擦去。按測量要求選擇基準光澤度計的測量角度。按操作技術規范使基準光澤度計處于穩定的工作狀態,并調好零位。
2. 光澤度值
零位調好后,按被檢標準板的分類取相應的基準板,將其緊貼基準光澤度計的測量基面,并對準中心位置。按基準板的光澤度值設定基準光澤度計的示值。
換上被檢標準板,對準中心位置,并緊貼于基準光澤度計的測量基面,然后記錄其讀數,即得到該板的光澤度值。
在每次檢定結束時,應對基準板的光澤度值進行復核,并檢驗基準光澤度計的零位。被檢標準板數量較多時,應在檢定過程中復核此兩個項目。
對被檢標準板應實行兩次檢定,光澤度值取兩次平均值為被檢標準板的標定值。被檢標準板中心的光澤度值應符合下表和以下要求:
高光澤度板:G。(60°)>70.0GU;
中光澤度板:30.0GU≤G。(60)≤70.0GU;
低光澤度板:G。(60°)<30.0GU。
光澤度板檢定的正常位置,應按長度方向平行于測量平面,否則應在證書上另加注說明。
3. 高光澤度板平面度
將平面平晶放在高光澤度板測試面上,觀察其干涉條紋,按以下要求進行檢查:
高光澤度板的長度小于等于80mm時,其工作面的干涉光圈應不大于10個光圈,局部光圈不大于2個光圈;長度大于80mm時,其干涉光圈應不大于15個光圈,局部光圈不大于3個光圈。
4. 高光澤度板光譜透射比
用分光光度計測量高光澤度板的光譜透射比,高光澤度板在(400~760)nm范圍內的光譜透射比應不大于0.03。
5. 陶瓷光澤度板光譜反射中性誤差
對首次生產的陶瓷光澤度板,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其光譜反射率p,取p,與sso
(波長為560nm的反射率)的最大差為光譜反射中性誤差。
6. 光澤度值的年變化量
按相隔1年的兩次送檢的光澤度板之光澤度值計算變化量,應符合表的要求。
首次檢定的光澤度計和光澤度板要求全部指標均合格。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驗的光澤度計,其示值誤差、穩定度、零值誤差等指標必須合格;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驗的光澤度板,其年變化量指標必須合格。
經檢定合格的光澤度計、光澤度板發給檢定證書;不合格的光澤度計、光澤度板發
給檢定結果通知書,并注明不合格項目。
檢定證書要注明被測樣品所對應的國家標準或ISO標準的代號,否則應特別注明測量角和張角。
光澤度計及光澤度板的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一年。
微信二維碼掃描